您的位置:首页 > 智能设备

人工智能就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表现,可以取代人的意识_人工智能能否具有自己的意识,都取决于我们自己

发布时间:2022-07-23 10:40:59  来源:互联网     背景:

  北京时间8月1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人工智能最终是否能具有自己的意识?而一名人工智能专家对此的回应是,这主要取决于我们自己是否希望让机器拥有意识。

你认为人工智能拥有自我意识吗?

帕杰罗劲畅越野性能

  ▲在现实中,我们也许要在设计时特意将意识加入机器才行

  这听上去可能太大胆了些。意识的内在机制——我们为何对世界有着这般生动而直接的体验——一直是神经科学领域的一大未解之谜。甚至有人认为,这个谜团将永远都无法解开。想用客观的科学方法解释人们的主观体验似乎是不可能的。但在过去的20多年间,科学家对意识开展了大量深入分析,并取得了重大进展。科学家已经发现了一些与意识相关的神经活动,也进一步了解了哪些行为需要意识的参与。大脑会按照潜意识执行许多高级别的认知任务。

人工智能的意识与人的意识

工信部 政府将大力扶持芯片产业

  ▲任何配备了统计公式的计算器都能进行信度估算,但目前还没有机器拥有人类这样的后设认知能力。

  总言之,意识并不一定是我们认知过程的副产物。这一点对人工智能或许也是如此。在许多科幻故事中,机器只要足够精密复杂,就会自动生成自己的精神世界。但在现实中,我们也许要在设计时特意将意识加入机器才行。

CCF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从科学与工程的角度来看,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进行尝试。人类对意识本身的无知便是其中之一。18和19世纪的工程师发明蒸汽机时,物理学家还没有提出热力学法则。可见发明有时也能促进理论进步。今天的情况也不例外。针对意识的讨论往往太偏于哲学,总是绕来绕去地兜圈子,却提不出任何实际成果。而少数研究人工意识的专家便希望反其道而行之,在实践中学习。

  此外,意识必须能发挥一定重要功能才行,否则早就在进化过程中被淘汰了。这些功能也可以套用到人工智能身上。而在这方面,科幻作品同样造成了误导。无论是在小说还是电视节目中,意识对人工智能而言都像是一种诅咒。它们会刻意做出无法预测的行为,而这些行为往往对人类不利。但在现实世界中,这种反乌托邦式的情景其实不大可能出现。无论人工智能会造成何种风险,都不取决于它们是否具备独立意识。恰恰相反,有意识的机器还能帮助我们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冲击。有专家表示,相比毫无想法的自动化技术,他宁愿与这些有意识的机器共事。

  AlphaGo与人类围棋冠军李世石一决高下时,很多专家都在思索AlphaGo为何会按这种方式下围棋。他们想要解释并理解AlphaGo的动机和逻辑依据。这种情况对现代人工智能而言十分普遍,因为它们的决策并非由人类提前设定好,而是通过学习算法和用于训练它们的数据集自发产生。由于无法参透这些人工智能,很多人担心它们的决策可能有失公平、过于武断。现在已经有了算法歧视的例子。如去年的一项调查发现,佛罗里达法官和假释官使用的一套算法存在种族歧视的情况,导致黑人罪犯被标注的累犯概率会高于实际情况,而白人罪犯则低于实际情况。

乐视电视c罗版

  从明年开始,欧盟法律将给予欧盟居民“要求解释权”。人们将有权要求相关人士解释某个人工智能系统为何会做出某种决策。但这项新要求从技术上来说颇具挑战性。考虑到目前神经网络的复杂程度,我们还很难参透人工智能做出决策的过程,更别提将这个过程翻译成人类能理解的语言了。

  如果我们弄不清楚人工智能为何会这么做,能否直接问问它们呢?我们可以为人工智能配备后设认知能力(metacognition),让它们回顾自身行为,报告自己的内部精神状态。这种能力是意识的主要功能之一。神经科学家在测试人或动物是否有意识时,寻找的便是这种能力。例如,自信作为后设认知的基本形式之一,意识体验越清晰明了、自信水平便越高。如果大脑是在不知不觉中处理信息,我们便会对这些信息感觉不太确定;而如果我们清楚地意识到了某个刺激的存在,便会感觉自信许多,比如“我刚才肯定看见了红色。”

  任何配备了统计公式的计算器都能进行信度估算,但目前还没有机器拥有人类这样的后设认知能力。一些哲学家和神经科学家提出,后设认知能力也许是意识的精髓。根据“意识的高阶理论”假设,意识体验取决于对某种感觉状态直接表征的二级表征。当我们知道某件事时,我们知道自己知道这件事。而如果我们缺乏这种自我意识,便可以说没有意识,就像处在自动巡航模式一样,只是简单地接受感官输入、并据此采取行动,但并未加以留意。

阅文集团口袋阅

毒 得物 app

  这些理论为我们打造有意识的人工智能提供了一定指导。有专家试图在神经网络中植入后设认知能力,让它们能够与自身内部状态进行交流。该项目被称作“机器现象学,模仿的是哲学中的“现象学”概念,即通过对意识体验的系统性回顾研究意识的架构。但教会机器用人类语言进行表达并非易事。为降低难度,研究人员目前先专注于用机器语言进行训练,让它们互相分享自己的回顾性分析。分析内容为人工智能执行某项任务的指令。这已经超出了一般机器交流的范畴。研究人员并未具体规定机器应如何编译这些指令,因为神经网络自身便可产生对应策略。在训练过程中,若机器能成功将指令传递给其它机器,便可获得奖励。研究人员希望把该方法进行拓展,用于人类与人工智能之间的交流,最终让人工智能能够解释自己的所作所为。

  除了让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自我理解之外,意识还能帮助我们实现神经科学家安道尔·图威(Endel Tulving)所说的“精神时间旅行”。我们能够有意识地预测某种行为的结果,或对未来做出规划。我们能想象在面前挥动自己的手是什么感觉,也能在脑海中设想去厨房泡茶的场景,但不需要真的去做这些动作。

  事实上,就连我们对目前这一刻的感知也是由意识构建出来的。许多实验和案例研究都证明了这一点。例如,患有失认症的病人由于视觉皮层中与识别物体有关的部分受损,无法辨认出自己看到的是什么物体,但不影响伸手去拿这件东西。如果给他们一个信封,他们也知道将其投入邮筒。但假如在向患者展示物体与发出让受试者去拿物体的指令之间存在时延,患者就无法完成拿取物体的任务了。显然,意识与复杂的信息处理本身无关。只要某个刺激能立即激发相应的动作,就无需意识的参与。但若要将感官信息保留几秒以上,意识就变得不可或缺了。

魅族pro5内存多少

  从一类特殊的心理条件反射实验中,也能看出意识对于填补时间差的重要性。在经典的条件反射实验中(如著名的巴甫洛夫和狗),实验者会将一种刺激(如对眼睑吹气、或对指尖施加电击)与另一种无关的刺激(如一个纯音)进行配对。实验对象会自动学习到两种刺激之间存在关联,不需要有意识地加以努力。一听到相应的纯音(即只有一个振动频率的声音),他们就会自动联想到吹在眼睑上的气流或指尖所受的电击,下意识地做出畏缩动作。而当实验者问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时,他们也说不出所以然来。但只有当两种刺激同时发生时,这种依靠潜意识的学习才会发生。实验者若将第二种刺激延后些许,受试者便只有清楚地意识到两者之间存在关系时,即能够解释“听到纯音便意味着眼睛要被吹气了”,才能学习到两种刺激之间的关联。这样看来,受试者要想在刺激停止后保留对刺激的记忆,就必须要有意识的参与。

  这些例子说明,意识的功能之一便是扩宽我们感知世界的时间窗口,使眼前这一刻得以延长。在意识的帮助下,即使在刺激消失之后,对刺激的感官信息仍能维持一段时间,保持灵活可用的状态。在没有直接感官信息输入时,大脑也能不断生成感官表征。意识的时延功能可以通过实验证明。科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 Crick)和克里斯托弗·科赫(Christof Koch)提出,人脑仅利用视觉输入的一部分便可完成对未来行为的规划。只不过这些视觉输入应当在有意识的状态下完成。

  这些例子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涉及“反事实信息的产生”,即在没有直接感官信息输入的情况下产生对应的感觉。我们称其为“反事实”,因为它涉及对过去的记忆、或对未来行为的预测,而不是正在发生的实际事件。我们还用了“产生”一词,因为它不仅仅是信息处理,还是一个创造和测试假想情景的积极过程。在感官输入从低级别脑区向高级别脑区流动的单向“前馈”过程中,感官输入会被压缩成更抽象的感官表征。但神经心理学研究显示,无论这种前馈流动过程多么复杂,都与意识体验无关。要有意识的参与,还需要从高级别脑区向低级别脑区发送反馈。

中兴Axon 30 ultra

  具备了产生反事实信息的能力,意识体便可从当前环境中脱离出来,做出非反射性的行为,如等上三秒再行动。要想产生反事实信息,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掌握了外部世界统计学规律的“内部模型”,依靠该模型完成推理、运动控制和精神模拟等活动。

  目前的人工智能已经有了复杂的训练模型,但还要依赖人类提供的数据才能学习。若有了产生反事实信息的能力,人工智能便可自己生成数据,自己想象未来可能遇到的情况,从而更灵活地适应之前未遇见过的新情境。此外,这还能使人工智能拥有好奇心。如果人工智能不确定未来会发生什么,就会亲自去试一试。

  目前已经有研究团队在尝试为人工智能配备这种能力了,并且已经有那么几次,人工智能似乎做出了意料之外的行为。在一项实验中,研究人员模拟了一套能够驾驶卡车的人工智能系统。若想让其爬上山坡,通常需要人类将这一动作设为任务目标,由人工智能找出完成该任务的最佳路径。但具备了好奇心的人工智能系统却将山坡看成一个问题,即使没有人类的指令,也会主动寻找爬上山坡的方法。不过该发现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来验证。

  若将“回顾”和“想象”看作意识的两大要素,我们迟早会开发出有意识的人工智能,因为这两项功能对任何机器都十分有用。我们希望机器能解释自己做事的方式和原因。而要打造出这样的机器,也能锻炼我们自己的想象力。这将是对意识“产生反事实信息”能力的终极考验。


返回网站首页

本文评论
折叠机要来了?苹果新专利显示折叠式iPhone可“自愈”「苹果最新iphone概念弯曲折叠酷炫」
【手机中国新闻】进入2022年,折叠屏手机热度只增不减,据研究机构DSCC预计,折叠屏手机产品在2022年将迎来大幅扩张,全年全球出货量将增加107%。作为手机圈的龙头企业,苹果当然也不...
日期:09-24
其他手机厂商永远无法超越苹果「手机行业最新现状:友商各个在挨揍、只有苹果还能秀」
友商各个在挨揍,只有苹果自己秀。这样一句调侃,用来形容三季度的手机销量表现,居然再贴切不过了。根据调研机构IDC发布的数据报告,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约7113...
日期:11-01
荣耀再曝猛料 10月31日还有One more thing「荣耀最近新闻」
  随着荣耀在IFA大会中亮相了荣耀Magic2之后,无论是媒体还是用户,都对这款手机产生了浓厚的好奇心,好在目前荣耀官方也已经公布将于10月31日召开发布会,届时这款神奇的Magic2...
日期:07-24
一加nord评测_曝一加Nord N20 SE,首款一加系列“SE”来了
  6月12日消息,今日,一加第一款后缀“SE”的新机出现了在TDRA认证网站上,该设备名叫Nord N20 SE,是一款Nord入门系列的新机。anker雷电4扩展坞评测Lumia730  目前,从认证信息...
日期:07-16
redmi首发天玑1200_Redmi最强旗舰!K50系列参数曝光:天玑9000+120W超级闪充
  今天,博主@数码闲聊站爆料,Redmi K50系列代号L11,最高搭载联发科天玑9000旗舰处理器,支持120W神仙秒充,这将是Redmi迄今为止最强大的旗舰手机。阿里音乐集团董事长高晓松  ...
日期:12-21
三星Galaxy S23 Ultra渲染图曝光,S系列迄今为止最窄边框手机将至「三星galaxy s23 ultra渲染图」
  在曝光三星 Galaxy S23 和 Galaxy S23 Plus 的渲染图后,国外爆料人;OnLeaks 今日再次放出了 Galaxy S23 Ultra 的渲染图。格力与美的半年报比较  从渲染图可以看到,三星...
日期:10-18
IDC:大屏手机成为主流 当初乔布斯可不是这么说的_大屏手机是趋势吗
  大家都记得iPhone手机吧,从iPhone 1代到iPhone4s,一直是3.5英寸,这也是苹果创始人乔布斯坚持的理念,小屏手机能给用户带来极佳的单手操作体验。不过,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发展,...
日期:07-22
红米k40出现的问题_小米MIUI本周公告:Redmi K40重大故障得到修复
  自从小米MIUI 12系统饱受吐槽开始,官方就成立了专项修复组,专门针对每周反馈的问题进行修复和解答,每周还会有“负责人在线”活动,让用户能和小米负责人直接对话。  11月1...
日期:04-13
有了这支AR神笔,让你拥有「虚空造物」的神奇魔法
  你想在空中任意舞动你的手指,把想象力展现成 3D 的实物吗?  没错,今天要给大家展现一个神器了,那就是来自深圳一家公司 Yeehaw 3D 设计的一款 AR 神笔 Yeehaw Wand。乘用...
日期:07-22
ipad pro会用mac os吗_苹果iPad Pro未来咋整?iOS/Mac OS X合体是王道
  苹果今年的春季发布会被认为平淡无奇,会前备受关注的小屏幕iPhone SE欠缺诚意,苹果为了完全榨取iPhone的市场空间,谋求利润最大化,竟然直接将iPhone5s“修修补补”换个名字...
日期:07-30
苹果再曝存在严重安全漏洞:苹果系统还靠得住吗?「苹果为什么安全」
近日,据有关媒体报道,美国苹果公司在上周发布了两份安全报告,两份报告中披露了,公司旗下的智能手机、电脑等产品存在严重安全漏洞。该漏洞可使黑客完全接管用户权限,甚至,可能完全...
日期:08-25
终于等到你!iPhone XR通过FCC认证:10月19日开卖「iphone XR发布」
  今年苹果发布了三款iPhone,分别是iPhone XS、iPhone XS Max以及iPhone XR,不过它们并不是一起来上市。根据安排,iPhoneXR要比iPhone XS/XS Max晚一个多月上市。  据美国...
日期:07-24
英特尔 13 代酷睿桌面处理器发布:24核心/5.8GHz「英特尔13代笔记本处理器」
IT之家 9 月 28 日消息,在今天举行的英特尔 ON 技术创新峰会上,英特尔发布了第 13 代英特尔酷睿处理器产品家族。IT之家了解到,英特尔第 13 代英特尔酷睿产品家族包括六款未锁...
日期:10-06
轻薄机长续航!荣耀X40预热:5100mAh大电池
  9月8日消息,荣耀秋季新品发布会将于9月15日19:30举行,届时将发布荣耀X40、荣耀笔记本V14、荣耀笔记本X、荣耀平板X8等新品。荣耀官方今天对荣耀X40的续航进行预热,新机采用...
日期:09-09
谷歌pixel7什么时候发布「谷歌Pixel 7参数揭秘:跟上代差不多」
  今年9月份,苹果推出新一代iPhone 14系列,标准版的iPhone 14、iPhone 14 Plus因沿用上一代A15芯片、刘海屏和1200万摄像头,整体硬件升级规格不大,被各界批评挤牙膏,相比iPhone...
日期:10-04
苹果不送充电器被工信部点名「因iPhone不送充电器 苹果又被告了」
近日,据外媒体报道,一批美国消费者集体对苹果发起了诉讼,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iPhone不随机送充电器,在大家看来这是不完整的产品,苹果在欺骗用户。众所周知,从iPhone 12开始苹果处...
日期:12-29
库克社交网站_库克:没有AR将无法生活,“工作与生活平衡”和他无关
苹果全面屏手机电池百分比  讯 北京时间9月27日晚间消息,据报道,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Tim Cook)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AR(增强现实)技术对人们的生活具有深远的影响,将来没...
日期:10-02
apple mac book pro三系统切换「苹果官网将MacBook产品的官方描述从“notebook”改为“laptop”」
  据美国科技博客9toMac,苹果公司似乎正在改变其Mac产品的称呼。过去一周里,苹果官网的文章出现更新。此前被称作“Mac notebooks”或“notebooks”的MacBook Air和MacBook...
日期:10-23
小米官宣自研澎湃G1电池管理芯片,小米12S系列首发「小米11青春电池容量」
  7月1日消息,今日,小米继续为小米12S系列新机预热,官宣小米12S系列将搭载小米最新自研澎湃G1电池管理芯片。钉钉的新功能该公司称,到2020财年,惠普将产生至少30亿美元  据...
日期:07-16
谷歌pixel安卓8.1与安卓9体验_安卓13正式版发布,Google Pixel手机已可更新
8月16日消息,Google正式向旗下Pixel手机推送Android 13正式版。ipad液晶显示屏是夏普(图来源于网络)在全新的Android 13中,进一步增强Android 12中引入的Material You主题,允许用...
日期: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