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华为麒麟芯片的归来,可以被视为中国吹响科技领域新一轮备战集结号的话,那么小米在10月26日召开的这场发布会,则在一定程度上,有了一些“全面反攻”的意味在了。
原因无它——只因这场战役的主战场甚至是战斗方式,都完全是由中国企业定义的。
2015年8月,中国品牌乘用车中轿车的销售量同比
10月26日,小米集团宣布全新战略升级:从手机 X AIoT,升级到人车家全生态,而这个战略的关键,就是小米澎湃 OS。
这场发布会的一个重要背景是: 10月17日,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发布了针对芯片领域的出口禁令新规。此举意味着,美国对中国半导体及人工智能产业的打压进一步升级。
从芯片,到5G,再到人工智能,美国对中国的科技围堵范围不断扩大。科技领域的局部战争,已经发展成为了全面战役。
然而,时移世易,面对同样的招数,慌乱少了,担忧少了,相反的,底气足了,腰杆挺了。
伟人曾说过,要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于是,过去几年,我们见证了麒麟芯片,见证了北斗通信,如今,我们迎来了小米澎湃OS。
人的脊梁由一块一块的骨头组成,而小米澎湃OS,就是那块最新最硬的骨头。
在中国科技漫长的战线上,年轻的小米,即将迎来由它领衔的决胜时刻。
三星a80摄像头翻转半截
一碗小米粥,半部智能手机史
2010年4月,北京银谷大厦,雷军和小米公司的第一批员工们聚在一起,每人喝下了一碗热气腾腾的小米粥。从这一天起,小米开始了它惊心动魄的创业之路。
从一碗小米粥开始的创业,如此富有中国特色的方式,放在全球的科技史上也是独一份。
但即便是雷军,可能当时也未曾想到,那碗小米粥,会成为小米与用户的粘合剂,直到今天,依然有着滚烫而感动人心的力量。
2010年8月16日,小米的第一款产品MIUI正式面世,那时候的内测组,正是日后被小米称为梦想赞助商的100名用户。
2011年,小米发布了第一款手机小米1。仅仅一年以后,小米手机的销量达到了3.1亿台。成立第三年的2013年,小米就成为了中国最大的智能手机制造商。
在那个Android系统还相对简陋的年代,小米能取得如此成绩,MIUI功不可没。
同年,小米发布了基于Android 4系统的MIUI V5。该版本在设计上大力推崇扁平化风格,使界面更加简洁和现代化,并加入了小米云服务、小米推送等系统级功能,让MIUI的综合生态水平进一步提升。
次年,小米进军印度,在该市场推出第一款智能手机。同样也是仅用时一年,小米在印度的市场份额一举超过了三星和苹果——也是在这年,小米首次为 MIUI 6单独召开发布会,取消了原本的 V 数字命名,也不再以“为发烧而生”作为宣传口号。MIUI开始向轻量化、美观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这一年,MIUI的全球用户数突破1亿大关。
在功能方面的探索达到峰顶之后,小米开始赋予MIUI更新的使命与定义。
在MIUI 9上,小爱同学首度亮相,这成为了MIUI引入AI智能的开端。依托庞大的手机客群,小爱同学的智慧水平不断提升,甚至还直接催生出了一个“小爱宇宙”。
到了MIUI 10,小米进一步压实了AI对于操作系统的助力,依托 AI 预加载来提升系统的流畅性,以及让小爱同学与系统更密切融合,从底层推动系统更懂用户。此外,MIUI 10也是小米万物互联的开始:靠近可连接设备时主动提醒、负一屏信息助手新增智能家居卡片、小米 IoT 及旗下 590 余家生态链品牌智能家电逐步接入,首次展现了小米打造万物互联的宏大愿景。
此后,MIUI 12从系统底层到上层大量应用自研技术,包括包括米柚光锥动画架构,以及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通感可视化设计;还率先于同行业引入了照明弹、拦截网、隐匿面具三大隐私利器组成的隐私保护系统,引发全行业对隐私保护的空前关注。
MIUI 13的口号是:连接万物,这也标志着从MIUI 10开始的万物互联,到这里已经基本成型。与 MIUI 13 一同发布的还有 MIUI Watch、MIUI Home、MIUI TV,以及小米妙享——自此,MIUI 不再是一个面向手机的操作系统,而是一个跨多设备,并开始连接更多智能设备的操作系统。
到了去年的 MIUI 14 上,小米“刀刃向内”实施了剃刀计划,将系统大幅精简,使其空间占用更少。自研的 MIUI 光子引擎则带来了系统与三方应用的全面加速,还带来了数据全本地处理的端侧隐私能力和全新个性美学。
可以说,从发展中期开始,MIUI就确立了未来的方向——万物互联。
如今,一个万物互联的公有底座——小米澎湃OS,终于迎来豹变,破茧而生。
越多去积累,才能越发去澎湃
拥有自研的操作系统,对国家安全与社会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建设数字中国、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旋律,而数字化改造、网络改造、智能化提升等方面,都离不开作为底座与基础的操作系统。可以说,操作系统技术的进步,关乎整个产业发展的走向与效率。
从2010年小米创办之初的 MIUI开始,小米澎湃OS已经探索了十三年,并历时7年研发,参与的工程师超过5000名,进行了史无前例的系统底层重构。
2017年,小米自研的Vela OS正式发布,逐步统一IoT设备生态。
2019年,小米开始并行研发纯自研通用系统Mina OS。2021年,小米开启了车机OS的研发。
2022年初,小米统一MIUI、Vela、Mina、车机OS四个系统的软件架构,自此小米的操作系统底层合并完成。
经过超过5000人的研发团队的持续打磨,小米澎湃OS应运而生,融合200+品类,可连接8.2亿设备,全球首创的人车家全生态由此大幕开启。
小米澎湃OS是一款以人为中心、打造人车家全生态的操作系统,进行了史无前例的系统底层重构,从架构及功能上具有五大亮点:
一是底层重构。将自研的Vela系统内核与深度修改的Linux系统内核进行融合,让每一台设备都能发挥最佳性能。
二是跨端智联。小米澎湃OS自研跨端互联框架HyperConnect,让所有设备可以统一连接协议,并且实时通信。
三是主动智能。HyperMind是小米全设备思考中枢,它将小米生态200余个品类的8.2亿设备都变成感知世界的触角,综合运用环境、视觉、听觉、行为四大感知能力,学习不同用户的习惯和偏好,习得后主动执行。
四是全域安全。小米打造了贯穿内核层、服务框架层、跨端层的全端安全系统,尤其是内核层启用了完全独立的自研微内核安全系统,保障了安全从最底层实现。
五是开放生态。开放生态是小米澎湃 OS 的重要原则,小米自研的物联网嵌入式软件平台 Vela系统将全面开源,HyperConnect 的能力、AIoT平台200多个品类也向应用开发者全面开放,助力开发者创造更好的软硬一体产品体验。
此外,为了向“安卓套壳”说NO,雷军特别强调,小米澎湃OS是基于深度进化的安卓以及小米的Vela OS融合后,工程师们对底层架构“彻底重写”后的产物。
下一个十年,决胜大幕已经拉开
2017年启动研发工作的小米澎湃OS,足以体现出小米对万物互联时代的准确预测。
虽然在此期间,MIUI多次因命名原因,遭到过不少争议。
后来者纷纷以OS自居,而先行者却依然只是个UI——即便是一些米粉,也难掩对此的失落之情。
但小米就是要这么诚实,原因无它——作为一家“以人为中心”的企业,小米不能骗用户,作为一家科技公司,它也不能骗自己。
其实说起来,“人车家”的概念新颖吗?显然并不。事实上,这也是各家都想做,也都在做的事情。
而不同之处在于,小米是第一个提出此概念的——不要小看这一点,某种程度上,这像极了当年小米Mix,以一己之力将当时深陷曲率竞赛的曲面屏竞争给拨乱反正——在那个曲面屏的供货几乎全部仰三星鼻息的年代,小米Mix的出现,直接开启了智能手机的下半场赛事,直至今日。
有意思的是,小米Mix虽然号称是概念机,但实际却是正儿八经的量产机,小米并没有抛出一个概念然后就此止步,而是提前完成了包括陶瓷声学系统替代传统听筒等等项目的攻坚,以及系统方面对全面屏手势及边缘误触等一系列功能的配套研发之后,再呈上来的一份功能完整的“主菜”。
如今,“人车家全生态”的概念也是一样——小米澎湃OS的诞生,得益于小米集团在手机、AIoT、AI、电动汽车等领域同时具备的强大自研实力和海量用户覆盖——小米手机全球销量稳居前三,拥有全球最大的消费级IoT平台,同时长期深耕AI领域,小米60亿参数的自研大模型实现了端侧部署运行,部分场景性能足以媲美极大参数量云端大模型。
马斯克为什么要删推特
其它品牌说万物互联的时代来了,它的潜台词是快来陪我玩。
小米说万物互联的时代来了,它是真的从底层到软件到硬件,都给安排好了。
iphone 14有灵动岛吗
另外一个不同之处在于,纵观整个行业,毫不夸张地说,小米就是“人车家全生态”概念的独一份。
对比特斯拉,后者有着销量一骑绝尘的电动汽车,却缺少连接人的方式,更没有延伸和跨界到“家”的基础。
对比三星,后者有着相对完善的智能家居产品线,但却没有属于自己的底层生态,在汽车研发制造领域,三星的保守已使其落入了下风。
对比苹果,虽然后者理论上有着更强的从人(iPhone)出发,连接一切事物的能力,但在苹果汽车问世遥遥无期的前提下,强如苹果,也无法虚空打通“人车家”的概念。
只有小米,既有连接人的能力(小米手机),又有广阔的米家生态作为“家庭”这一领域的支撑,还有即将于明年正式问世的小米汽车,即将补足“人车家全生态”的最后一环。
此前的几次发布会上,小米有意淡化了小米汽车的存在感。这种避之不谈,让很多媒体解读为是小米汽车研发与生产的不顺。然而,直到小米澎湃OS的发布和“人车家全生态”概念的出现,人们才恍然大悟。
小米,真的有大招。
更值得庆幸的是,这一切,都来自于小米,一家总部位于北京的中国科技公司。
回顾来时的路,小米的每一步,都稳准狠地踩在了时代的脉搏之上——2010年进入智能手机产业时,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2014年开启生态链模式时,恰逢智能生活成为新浪潮;2021年宣布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时,汽车行业也在酝酿新一轮的技术变革浪潮。
是什么驱使小米总能找对路子,与时代同频共振?
核心只有一个字,人。
小米始终坚持与用户交朋友,做最易用、最人性化的系统体验,无论是最早的MIUI,还是现在的小米澎湃OS,再或是“人车家全生态”概念的服务目标,都是用户。
每一个用户都是一个活生生的、可爱的人,而人是一切的根源,人是一切的核心。
小米深知这一点——要说什么是小米最宝贵的地方,可能莫过于此。
小米澎湃OS问世后,小米已经在全球成为“人车家全生态”的先行者,领跑者。人们也不禁会对小米汽车抱以更深层次的期待,作为该概念落地的最后一枚拼图,它的到来,或许将再一次改变世界。
这个世界,不一定是宏大的“全世界”,也可能是你我的“小世界”。
新的十年,让我们继续期待,一个满怀真诚与热爱的小米,再实现一个又一个伟大跨越。